隨著企業的發展擴大,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難點是數據安全治理,企業如何做到數據安全規范化治理,該怎么防范諸多的數據安全漏洞,怎樣提高企業系統數據安全的防護能力等眾多問題,可以參考已經出臺的《數據安全法》,針對企業數據安全提供了指導的方向和清晰的治理思路。那是什么樣的環境狀況下使企業必須進行數據的安全治理呢?有何意義?
數據安全如今面臨的主要威脅有以下四類:
一是黑客,是具有目的性攻擊的外部人員,此類人員通常會針對有高價值的對象發起攻擊,數據無疑是企業很珍貴的資產,自然也是這些不法分子所看重的。
二是內部企業人員故意泄露,畢竟公開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案例,這些內部人員利用自身工作便利,竊取用戶的安全隱私進行非法售賣謀取錢財。
三是有來自第三方的威脅,在和第三方合作中需要警惕此類缺乏數據安全管理約束的人員,這可能是企業數據泄露的重要渠道,如果企業沒有足夠關注和提前進行防范,那將會面臨巨大的數據安全風險。
四是內部人員的意外失誤,如果企業沒有加強內部數據人員的數據安全管理意識,數據安全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那么企業人員有可能會不小心將含有重要數據的文件通過電子郵件泄露給非接受人,對企業數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因此,數據安全治理需要通過管理、技術、流程等多個維度,結合數據全生命周期,幫助企業完成數據資產梳理,數據逐一進行分類分級,數據安全實時風險評估;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數據安全、企業安全、共享安全等相關防護策略,確保數據資產的安全運營。在數據價值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數據安全治理定會成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需要從技術和管理制度上不斷進行完善,確保數據的生命周期安全。